English 中文
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公司新闻

肌内注射与皮试诊疗空间:医养家具适配设计逻辑

时间: 2025-08-12 11:04:48
浏览次数:
简述:

一、场景功能定位与家具需求拆解

肌内注射及皮试诊疗空间,承担肌肉注射操作、皮肤敏感试验及术后观察功能,需满足坐姿 / 卧姿注射行为,覆盖 “准备 - 注射 - 观察” 全流程,医养家具需适配医疗流程,兼顾效率、隐私与安全。

二、功能分区与家具配置逻辑

(一)准备区:流程起点的效率支撑

护士执行处方核对、药液配置、用物准备的核心区域,家具需构建 “操作 - 收纳 - 交互” 体系:
护士工作站:配置一体化智能工作站,集成处方扫码核验模块、计时功能(匹配皮试观察周期),台面采用抗菌人造石,边缘圆弧处理防磕碰,下方抽屉分区收纳注射器、棉签等耗材,抽屉带阻尼缓冲,降低操作噪音。
药液配置台:1.2m 标准医用配置台,台面设嵌入式洗手机(感应出水,符合院感要求),台面前沿设防溅挡板(高度≥15cm );上方吊柜安装带灯带的玻璃移门柜,用于存放避光药品,下方地柜内置废液桶收纳区,柜门采用自闭式阻尼铰链。
收药交互窗口:定制矮柜式收药台,台面倾斜 15° 便于处方与药品传递,配置带锁抽屉(存放贵重药品),柜体侧边安装呼叫铃与状态指示灯(亮灯显示 “收药中 / 已就绪” ),窗口上方安装可调节亮度的无影灯,保障收药核对清晰度。

(二)注射区:诊疗核心的隐私与安全适配

需兼容坐姿(椅注)、卧姿(床注)操作,同时通过家具实现隐私隔离与应急保障:
治疗床:选用医用电动诊疗床,床体高度可调(45 - 80cm 适配不同身高护士操作),床面采用抗菌皮革(抗菌率≥99% ),床头集成设备带(含正压氧气接口、负压吸引口、紧急呼叫按钮 ),床尾配置可折叠隐私围帘杆(与床体联动,注射时展开围帘,围帘选用医用抗菌隔帘布,遮光率≥95% )。
注射诊疗椅:设计 “半包围式” 注射椅,椅背高度≥1.2m ,两侧扶手内置隐藏式输液杆(可旋转调节高度),椅座采用高密度海绵(久坐不变形),表面覆防滑抗菌织物,椅脚安装静音万向轮(带刹车锁定功能 ),每 2 - 3 组座椅间设置落地式电动隔帘(闭合时间≤3 秒,隔帘轨道隐藏式安装 ),形成独立注射单元,保护患者隐私。
区域辅助家具:在注射单元旁配置小型边柜,上层开放格放置常用急救药品(如肾上腺素注射液专用盒,盒体红色警示标识 ),下层密闭柜存放医疗垃圾桶(内置抗菌袋,柜体带脚踏开门 ),边柜侧面粘贴 “急救设备使用指引”

(三)等候观察区:术后关怀的体验升级

患者皮试观察、注射后休息的停留空间,家具需营造 “舒适 - 交互 - 知识传递” 场景:
休息座椅:采用 “医用级沙发椅” 设计,座深≥50cm ,靠背角度可微调(105 - 120° 适配放松姿态 ),坐垫填充高弹海绵 + 记忆棉,面料选用防污抗菌亚麻混纺材质,每排座椅间设置活动小茶几(直径 40cm 圆形,边缘圆弧处理 ),用于放置水杯、病历本。

三、家具设计的 “医养适配” 延伸价值

院感与安全强化:所有家具表面材质需通过 “医用抗菌认证” ,金属部件采用 304 不锈钢(防腐蚀 ),木质家具选用 E0 级板材 + 抗菌涂装,从源头降低感染风险。